裹蒸粽,肇慶的熱鬧 | 舌尖上的端午
廣東肇慶,珠三角西隅的一座城市。每逢端午,宋代城墻圍裹下的古街巷,家家戶戶便會(huì)架起與孩童等高的大桶,準(zhǔn)備制作當(dāng)?shù)靥赜械倪^年食品。裹蒸粽,這兒的端午味,將在“猛火慢攻”中烚(xiá,一種利用大量的沸水將食物炊至熟軟的烹飪方法)上足足一宿。待至次日晨曦揭蓋之時(shí),若你探身望去,蒸汽騰騰,桶內(nèi)是滿滿的墨綠,柊葉那特殊的香氣撲面而來。整整一夜的滾水大煮并未令裹蒸粽有些許松散,它們?nèi)耘f飽滿結(jié)實(shí)如初,靜待著人們的收獲。
包裹蒸粽,一家人少一個(gè)都不行
中國人的端午餐桌,從來都講究“熱鬧”二字。在肇慶人的集體記憶中,熱鬧絕不僅僅是味蕾的集體暢快,還是全家老小、屋里屋外,大家一起制造裹蒸粽的忙碌勁兒,也是用一宿時(shí)間久等的耐心。在“老肇慶”的眼中,過年縱然少不了大魚大肉的奢華,但糅合了柊葉、糯米、綠豆與五花腩等平凡食材的裹蒸粽,也萬萬不可缺席。
屈大均在《廣東新語》有言:“南方地性熱,物易腐敗,唯冬(柊)葉藏之持久,即入土千年不壞。”對(duì)肇慶人來說,柊葉之大用更在裹蒸粽,其清熱功效能大大消解五花腩的肥膩。
攻與存,使美味得長(zhǎng)久
白天是大人們熱鬧忙碌的“ 工作日”,入夜則是孩子們歡騰不眠的“假期”。這是孩子們一年中難得可以名正言順熬夜狂歡的日子。蒸氣裊裊,柊葉之清香縈繞其中。孩子們需要和大人一道添柴火、灌滾水。最難忘的莫過于相鄰幾家的孩子們一起傍著爐火烤番薯了。大家吃著番薯,跑跑跳跳,好不熱鬧。一旁的大人們則聊著天,打著麻將,還不忘“心不在焉”地提醒孩子:“別撞桶啦!別打翻滾水?。 蔽í?dú)梁姨正襟危坐,指揮全局,看火加水,絲毫不得馬虎。因?yàn)槔险貞c們始終信奉,裹蒸粽美味全靠火候——猛火慢攻七八個(gè)小時(shí),熄火后再燜蒸兩三小時(shí),方得成功。五花腩的油脂早已滲入綠豆與糯米,肥膩的嫌疑卻被柊葉的清香中和,而近十小時(shí)的烚制使綠豆與糯米變得軟糯甚至微微融化——最終,扎實(shí)的包制功夫能讓這一切變得悄無聲息。
一宿以后,街巷重歸靜謐。直到晨曦初露,在老肇慶人看來,年前裹蒸粽的熱鬧至此暫告一段。裹蒸粽的正式登場(chǎng),還需要繼續(xù)等待。因?yàn)楣趑找獩_個(gè)冷水澡并晾于陰涼處數(shù)日,唯此才能讓這一年一次的味道在嶺南冬季的濕冷中盡量延長(zhǎng),以便人們可以享用這道美味更久一些。
老肇慶人的拜年語:“試試好味不”
正月初一,肇慶人習(xí)慣拿幾只“自家味”裹蒸粽,大火上鑊(huò,南方俗稱,指鍋)蒸煮后,剪去水草,撥開柊葉。一家老小便能熱熱鬧鬧地圍坐一桌,有說有笑地品食這久等而來的樸實(shí)美味。
糯米不知是因?yàn)闁叭~染色,還是與綠豆相融,總能顯出淺淺的綠色。一筷子下去,便能感受到綠豆與糯米因?yàn)橛椭瑵B入而產(chǎn)生的滑順感。入口無須多少咀嚼,便會(huì)自然而然滑入喉中。柊葉的清香化解了五花腩的肥膩,貪食的人們就算多嘗幾口也不會(huì)覺得膩歪。裹蒸粽向來都是大塊頭,非獨(dú)自一人可以食完。在我的記憶里,吃裹蒸粽即意味著一家老小相聚團(tuán)圓、熱熱鬧鬧的時(shí)分。尤其是今天,當(dāng)各家漸漸不包裹蒸粽,也不再容易體會(huì)久久烚煮后的歡騰,闔家品食的熱鬧更顯彌足珍貴了。
如果說上面那等候多時(shí)的熱鬧總是屬于自家,那年初二以后,家家戶戶拎著自家的裹蒸粽端午走親戚時(shí),“熱鬧”便走出了家門,暫別了餐桌,成了這座小城獨(dú)特的景致。“拎幾只我家包的裹蒸粽給你們,試試好味不”之類的話還真成了肇慶拜年的“行話”了。肇慶也有句老話:“裹蒸粽世家,秘方無價(jià)。”與其說什么秘方,倒不如說家家都有自己的菜譜,或添了咸蛋黃,或喜好多加綠豆,或以水產(chǎn)提味……所以,肇慶人家里總少不了各式風(fēng)味的裹蒸粽。一時(shí)吃不完,還得晾起保存。滿滿當(dāng)當(dāng),分量實(shí)在,看著喜慶,總能讓人回味起親友的熱情。一家老小圍坐品味各家手藝,一番評(píng)點(diǎn)贊許,又是另一份熱鬧。年后,外出打工的人們也不忘在行囊中放入幾對(duì)裹蒸粽,“熱鬧”便隨之奔向遠(yuǎn)方,在另一片土地上伴著柊葉的清香,隨著綿滑的口感與圍桌共食的氣氛,重新溫?zé)?,升溫,沸騰。
與其說裹蒸粽是肇慶端午佳肴,倒不如說裹蒸粽是老肇慶的熱鬧記憶。與那些傳統(tǒng)飯桌的大菜迥異,裹蒸粽的熱鬧不僅是味蕾的刺激,制作之始的辛勞和全家人的配合,漫長(zhǎng)等待中的心懷忐忑,都不可缺少。
裹蒸粽看似簡(jiǎn)單,卻只能一家人圍坐著包,團(tuán)圓地吃。裹蒸粽帶來的熱鬧,也溢出了家庭、傳遞到鄰里乃至親朋好友,成了這片土地上年年歲歲周而復(fù)始,但始終熱鬧不減的端午溫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