肇慶人的裹蒸粽印象
但凡回老家過年的肇慶人,走的時候行囊中少不了裹蒸粽。裹蒸粽是肇慶特色食品,類似粽子卻非也。肇慶人不屑將粽子和裹蒸粽并論,認為裹蒸粽遠高于粽子,無論其色、其香、其味;更不能比的是制作過程的精心以及裹蒸粽所承載的對過年的期盼!
記得小時候,家家戶戶都視年前包裹蒸粽為一年下來的頭等大事!
將自家裹蒸粽奉上,是拜年必備心意,必為雙數,意寓成雙成對?;ハ喟菽曛?,也總少不了分享一下包裹蒸粽的心得;如果哪一家的裹蒸粽味道恰如其分,增一分咸、減一分淡,那是要在下一年請去幫忙的,概因調味全憑經驗和手感吧!
包裹蒸粽,按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精心,可稱之為“藝術”;按各工序的繁復,可稱之為“工程”,的確,毫不夸張,這是一項“藝術工程”!而整一個過程還讓人能夠細細體味鄰里間的守望相助,在寒冷的冬天,總能感覺暖意在流動!
印象中,包裹蒸粽之前得提前三四天腌制肉餡,以五花肉為上品,肉塊大概切成手指般厚薄,一寸寬兩寸長,用五香粉拌。五香粉的量拿捏得好是要很有經驗的,少則不香,多則搶味;腌制時間也很考究,短了不入味,長了太霸道!如再拌進炒香的白芝麻,更妙!只是印象中,芝麻是緊俏物,不是家家都能買到。
之所以肇慶人認為裹蒸粽高于粽子,在肉餡準備上就可見一斑了!
糯米精選顆粒飽滿的,且要提前一天浸泡。
為了清除米砂,先要“淘米”:通常用瓦煲蓋作工具,喜其粗糙和淺口。用瓦煲蓋盛大概三分之二滿的糯米,在裝滿清水的大盆子里輕輕地淘,當糯米落在水盆后,砂子就留在瓦煲蓋底部。為了更純凈的糯米,往往要二次淘米的。淘米不能太用力,否則砂子會飄進盆中。
我總在想,傳統(tǒng)之所以傳統(tǒng),恐怕就來源于“些許”這樣的字眼吧!只有藝術,卻無標準!
上乘的綠豆不但要顆粒飽滿,而且要選新豆。
綠豆預先用石磨磨成兩半。象糯米一樣,也需要提前一天浸泡。第二天用手搓揉,令豆衣和豆子盡量分離,然后開始“淘豆”。“淘豆”用篩子,一篩子的綠豆在水里淘,輕飄飄的豆衣浮到水盆中,篩子剩下的是澄黃澄黃的豆子。
食材準備好了,還要準備包裹蒸粽的葉子。
不用慣見的荷葉、竹葉、粽葉,用的是肇慶特產--冬葉。冬葉較為寬闊,小的是竹葉的兩倍,大的有四五倍,包起來得心應手。冬葉最大特色在于包出來的裹蒸粽,不單有冬葉的清香,還有冬葉的碧綠。正是冬葉,令到裹蒸粽色、香、味較其他粽子來得鮮艷,來得誘人!也使得肇慶人為裹蒸粽而自豪,才有了肇慶的裹蒸粽文化。
印象中冬葉有一米左右長,半是葉子半是梗。在包裹蒸粽之前一天砍下來的冬葉最新鮮??硜淼亩~總蒙著一層厚厚的塵土,需要很仔細地洗干凈。
將梗砍了,放在一旁備用。鐵鍋里燒開了水,將冬葉在熱水中燙一下,快速放到冷水中。燙是為了軟化葉子中間的梗,包的時候容易折彎;燙的時間要短,要“過冷河”,為的是保持冬葉的綠。
擱一塊木板在盆子上,把冬葉展平,用布試擦。洗第一遍后,盆子里的水變得發(fā)黑,需要過水,直到水清了為止。洗冬葉比淘米淘豆工程要大,往往幾個人合作完成,如流水線般:試擦、過水、再過水。
淘凈的糯米、綠豆,洗凈的冬葉一律要瀝干水分,糯米和綠豆分別裝在大木盆中,冬葉放在大竹篩中,至此可謂萬事俱備了!
在刺骨的冷水中淘米淘豆洗冬葉,雙手凍得通紅通紅,蠻煎熬的。但也許心懷著對過年的期盼吧,人們在勞作時卻是愉悅的,哼著小曲的。正如冬葉長年在地里翹望,歷盡風吹雨打,只為春節(jié)的到來!
尖頂竹帽是包裹蒸粽的專用工具!把竹帽反過來,用雙腿夾住帽尖以做固定,便可開始了。先是挑兩張大冬葉左右安放,中間要重疊,第二層再墊上幾張小的,再墊第三層,就可以往里放糯米,放綠豆,放五花肉,再放綠豆,再放糯米。說真的,五個層次的裹蒸粽,哪是粽子可比的呢?
從帽尖一直往上添加食材,就形成了一個倒立的圓錐,放好最后一層糯米后,用一張冬葉覆蓋其上,左、右、前、后,將冬葉折彎,從竹帽里取出,類金字塔形的裹蒸粽就大功告成了!
不像如今,只要想吃,隨時可買。小時候裹蒸粽可是過年才有的奢侈??!
最盼望過年的小孩子自然對包裹蒸粽興奮不已,圍著八仙臺團團轉,央求給一些食材他們玩,在物資不豐富的時代,央求是不起作用的。為了打發(fā)他們,大人們總是早早地包好幾個“裹蒸粽仔”(只有三分之一大小),他們就拎著“裹蒸粽仔”到巷子里追逐,心滿意足地不再搗亂。
經過幾個小時的勞作,便有了滿滿兩籮筐的裹蒸粽了!
裹蒸粽裹蒸粽,顧名思義就是裹起來蒸,所以接下來是蒸煮。
蒸煮用器皿是個鋅鐵大缸,直徑五六十厘米,高七八十厘米,大得夸張。大缸要用黃泥漿在外面抹厚厚一層,據說是為了不至于讓柴火將缸燒黑,難以清洗。灶是用磚頭在露天處臨時壘起的,大約一尺多高,直徑和缸相仿。把大缸放置灶上,缸底鋪滿冬葉梗,用鐵鉤將結成對子的裹蒸粽放下去――通常要站在椅子上俯視著操作的,注滿水蓋好后就可以生火了,燒得是平日劈柴留起來備用的木疙瘩。
蒸煮要花10到12個小時!男人們總是抽著煙,坐在一旁看火,不時添柴、加水。小巷中會彌漫很特別的氛圍:木柴燒得噼噼作響,灶里是紅紅的火焰;柴火的煙熏味充斥在空氣中,還夾著裹蒸粽的香;風刮過,或也會吹起炭灰。
火候到了,該“起鍋”了——還是站在椅子上,用鐵鉤將一對一對的裹蒸粽從缸里勾起來。
經過12小時的蒸煮,冬葉綠得油亮油亮的,青翠欲滴!新鮮出爐的裹蒸粽清香四溢,色香俱備!主人家總是泡上一壺好茶,招呼鄰居們一塊兒來品嘗美味的裹蒸粽!